2023-07-25 05:58:06 | 比奥网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于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核准备案。属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学院坐落于风景优美的武汉市东湖之滨,坐拥湖光山色,尽享武汉著名景点“东湖绿道”秀丽风光。校园北邻武汉火车站,高铁、地铁、公交全方位覆盖,出行尤为便利。校园占地面积860余亩,建成包括教学楼、运动场、图书馆、体育馆、实验楼、各类实验室、标准学生公寓、教工宿舍、食堂、超市等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70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0万余册,电子图书61余万册。学院还建有千兆校园宽带网络、广播电台、英语教学专用无线广播台等。
足球场绿色长廊教学楼足球场绿色长廊
学院目前设有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13个,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医学、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3000余人。
武汉科技大学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管理层和骨干教师主要由武汉科技大学选派。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近700人,其中副高以上教师近300人。同时聘请了300余名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211”高校的兼职教师。学院坚持开放性办学,与英、美、法、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十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常年聘用外籍教师8人,选送到海外学习深造和实习实训的学生已有1000多人。
860 亩
校园占地面积
50 万平方比奥网
学院建筑面积
7000 万元
教学仪器设备
110 万册
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
61 万册
图书馆馆藏电子图书
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颁发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专科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同时,学院积极开展专升本教学,为专科学生提供便捷可靠的学历提升通道。
学院办学16年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累计有数百名学生在全国和湖北省大学生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二、三等奖;2006年学院获得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2011年学院获得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二等奖;还有一大批学生在国家级计算机信息和设计大赛中获奖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以及学士学位授予率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学院非常重视就业工作,在长、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武汉“8+1”城市圈建立了一大批实习就业基地,同时还与武汉铁路局、中国十五冶、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三一重工、中天钢铁集团等大型企业以及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等40余所三甲医院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学院根据企业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历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学院鼓励学生多方向发展,考研、考公务员比例在同类院校中一直居于前列,为有志考研深造和考公务员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复习备考条件。每届毕业生有数百人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先后有数百名优秀毕业生被中央机关和其他各级政府机关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学院2002年创立以来,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得到社会好评,获得多项殊荣:“中国示范独立学院”、“中国独立院校综合实力排名十强学校”、“中国独立学院毕业生最具创新能力样本院校”、“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据中国校友网公布的《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我院2012、2013、2014、2015连续4年排第8位,2017年排第5位,保持在“全国一流独立学院”行列。2015年人民网公布的《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100强》,我院在全国400多所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中排第58位,稳居全国民办高校第一方阵。 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十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常年聘用外籍教师8人,选送到海外学习深造和实习实训的学生已有1000多人。
学院地处武汉东湖风景旅游区落雁岛,常年绿树成荫,四季鲜花争艳,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实为读书陶冶情操之胜地。校园学风良好,学子争相好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青春风采洋溢,实为培养人才之殿堂。新生入学如同一群雏雁来到落雁岛,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逐渐羽翼丰满,成为强壮的鸿雁,展翅高飞,奔向远方。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整体实力和外界口碑评价如何,是正在报考择校的考生与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收集整理的校友评价、大学排名及学校介绍等信息,相对能够反映出学校的一些现状,可作为同学们志愿填报时的一个参考。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好不好
评价1
老师很不错,都是有好多是从其他重点大学挖来的老师,在民办本科里我感觉学校的师资已经算很好的了。学校马上要学科评估,因此老师们也都比以前要严格了,学习还是主要要靠自己努力。学校不是很大,但环境很不错,食堂的饭菜也不错但是价格偏高。学校外有小吃街,乘坐地铁七号线步行十分钟就可以去往武汉主城区各地,交通还算便利。整体来说,在民办高校中,我们学校我认为还是很值得去考的。
评价2
优点: 1.学校校园环境较好,每天凌晨都有阿姨打扫校园环境。 2.周边交通便利,地铁,公交,城际都有,走哪哪方便。 3.任课教师教学负责,知识点透彻,对学生很负责。 缺点: 4.学校海外升硕很方便,就算你进学校门门挂科,上了辅导班后,可以给你上雅思课,给你机会补考到自己满意的分数。可以拿到自己心仪的通知书。 1.民办高校会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有些东西不是你努力就有,而是看辅导员想给谁。
评价3
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严格的学校制度,老师对学生很负责,并且学校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学校的植物很多,空气很好。学校专业里比较好的是珠宝专业,在会计方面学习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在企业工作的人员。
评价4
学校挨着城际铁路所以坐火车方便,但是去市中心就有点远了,地理位置有点偏,学校还是很好的,老师们也都很好,课程设置很合理,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评价5
我觉得咱们学校很温馨,学长学姐人都很好。男生生宿舍四人间,上床下桌,每个楼层有两台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挺便宜的)。南校晚上不断电。英语专业我认为未来前景不错,只要认真学习,仔细考证,多参与一点课外活动,对未来就业还是很有帮助的。大学生英语四级和六级平时认真学习都可以过,专四和专八还需要认真备考。同时也可以报考一下三笔,中口,高级口译,雅思托福等其他类型的考试,都是很有益处的。
评价6
学校在江夏区不算中心城区,但是北门有成绩铁路直达武昌汉口交通还算便利,学校有三个食堂一个精品餐厅西门有很多餐馆夜市,学校基本上每年都会对寝室条件改造升级,再说师资力量,作为会计专业学生,专职老师都比较认真负责。 会计学专业我们这届有十个班级,现在选会计作为自己主修专业的人太多了男女比例6:1。
评价7
学校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到交通便利的市中心耗时至少一小时,但可选择交通途径较多。寝室安装有空调热水器。外院老师都挺负责的,但是学习还是主要靠自己。 我学的人力资源,现在就在考三级人力资源证书,这个专业未来发展也就是做HR这一块,看个人兴趣和爱好,如果喜欢和人交流的,建议去这个专业吧。
评价8
学校的专业方面课程比较分散,专业课程不少,觉得应该适量增加一些实操课程,也适量减少一些实际上对就业影响不大的课程。周边设施还是比较完善的,空气也比较好。
评价9
学校很好,然后环境优美,师资力量较强,硬件设施完善,学习氛围很好,地质学和珠宝学是王牌专业,学校食堂马马虎虎,不过寝室很好,有热水器还有空调。会计专业是个很普遍的专业,大部分大学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这个专业也是全学校人数最多的专业,师资方面兼职老师很多,大部分是中南民族啊华师啊等等学校老师,也有一些从企业从会计师事务所来的老师。
评价10
优点:地理位置挺好,公交始发站、有城铁、地铁。周围都是居民区,买东西、吃饭很方便。校园环境也还行很多老师PPT式的授课,认真负责的老师很少。会计学专业如果认真学还是能学到东西的,大学关键还是自己总结,平时多参加实践实习,提前做好规划,不要等大四了才发现简历没什么可写的,或者跟风国考考研泡图书馆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对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是否是你心仪的学校,还需要同学们经过多维度来衡量判断!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简介: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原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创办于2004年2月,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学校转制并更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4年9月,学校成为湖北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学校坐落在武汉市江夏区风景怡人的青龙山麓,毗邻中国光谷,占地面积逾千亩,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求学深造理想之地。
学校按照服务地方经济和市场需求的思路进行学科专业布局,设有6个二级学院,开设有48个本科专业和12个专科专业,涵盖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信息与工程类、经济与管理类、艺术与传媒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学校现有16000余名学生,拥有一支业务精湛、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聘请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海内外专家学者。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以建设国内知名、湖北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多科类大学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坚持走“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发展之路,形成了“四育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和“导师制”全员育人模式,通过本硕直通培养计划、海外课堂、联合国人口基金“一带一路”青年领导力项目、跨国公司实习、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培育国际化办学特色,打造 “四化”志愿服务体系和“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工作,持续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获得多项教育部、湖北省教学平台、一流专业建设立项,教科研成果丰硕,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
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学校秉承“立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融入行业,融入国际,支持更多学生成人成才、牵手世界名校,努力将学校建设成绿色校园、宜居校园、智慧校园、创业乐园,让学生认可,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湖北省教育厅 |
创建时间 | 2004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0,二级:0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0,二级:0 | 学校类型 | 综合类 |
所在城市 | 武汉市 | 办学层次 | 普通本科 |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怎么样城院是三本的学校,二本的学生,一本的老师。。。。学校整体水平怎样也全看个人。。。你要是会利用,能利用好身边的资源,那城院的人脉,师资资源足以撑死你。。。如果不会利用,再多的资源都是空谈。。。校风如何只是个人拿来做自己不努力的一个挡箭牌而以。。。主要还是看个人是否有上进心。。。城院就等着混毕业的人是不少,但是努力的人很多,考验自习室里的座位每年开学初就会被占完,三年修
湖北铁路运输职业学院分数线湖北铁路运输职业学院分数线介绍如下:2022年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在安徽的招生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46分,最低位次为239686名;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62分,最低位次为126794名。2022年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在江西的招生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3分,最低位次为70775名;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26分,最低位次为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怎么样?学校环境没得说,漂亮的很,简直就是个花园。但师资力量不好。就你上面所说的那几所学校里,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还是比较好的,在武汉地区,三本算好的。而且环境也不错,就是离市中心有点远,但买个东西还是比较方便的,周围有小区。华师汉口分校的师资比较好,多数都是华师的老师代课,其他则为聘请的研究生或其他高校的优秀讲师。学校所有学生的待遇都相同,宿舍条件也比较好。你说的其他学
湖北体育招生简章武汉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原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共建院校。我校2009年体育专业在湖北省继续实行自主招生,即由我校自主组织专业测试,确定工作程序和录取方案,自主划定我校体育专业考生文化、体育投档资格线和确定录取名单。现将我校2009年体育专业报考须知及要求公布如下。一、招生专业、计划及要求院系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武汉科技学院外经贸学院的这个学校怎么样阿`?总结一句林子大了什么都不缺!我们这个学校很大教师以及教室等设施都可以,主要我们学校不是独立学院而是依附于武汉科技学院(2本1)的,是资源共享的!分数线我不能给你确定的,但分数应该不高!这个学校建校猜5年而已!服装设计和艺术是这个学校的培养重点来这个学校是个不错的选择!有时间可以上我们学校的网站看看!武汉科技学院艺术生录取查询湖北省外考生在达到
武汉科技学院专科怎么还是录取待审在录取过程中,考生档案共分6种状态。档案首先被投到某个高校,这时档案就变成“院校在阅”,就是说学校正在审阅查看每一位考生的基本情况,这是一个阅档的过程。当院校将它的录取意见或退档意见在计算机里标明出来时,比如录到哪个专业,或是退档并注明理由,然后再提交到省教育考试院,这时考生的档案状态就发生了变化。已经预分专业的考生叫“预录取”,退档的考生叫“预退档”
武汉科技大学2022分数线武汉科技大学2022分数线如下:1、武汉科技大学2022录取分数线(在本省):武汉科技大学2022年在湖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566分、历史类558分。2、武汉科技大学2022年在湖北省(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50分。3、武汉科技大学2022年在湖北省(护理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39分
武汉科技大学2022录取分数线文史558分,理工566分。武汉科技大学(Wuh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简称“武科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六家国家特大型企业共建高校,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25-01-07 18:58:58
2024-07-04 02:48:34
2024-12-19 08:36:07
2024-09-28 13:15:56
2024-12-19 22:53:07
2024-09-30 05: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