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9 11:31:56 | 比奥网
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创建于1980年,占地面积6780平方米,是国家为备战奥运会,培养优秀后备体育人才而建立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主要开设田径、击剑、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武术、橄榄球等运动项目,培养了奥运选手盛泽田、邹市明、胡建关等(曾获得奥运会金牌2枚、铜牌4枚)和亚运选手高淑英(曾8次打破亚洲女子撑杆跳高记录)。近年来,学校坚持“亦读亦训”办学方针,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和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取得丰硕成果,现已成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连续四个奥运周期)和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体育学院共建的“运动项目训练中心”。
建校以来,依托体育学院办校的优势,突出训、科、医协同发展、突出竞技体育专业化管理模式。
竞校始终坚持“亦读亦训”办学方针;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特别是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第23号文件以后,上海体育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学院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多次进行专题调研和组织召开座谈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下达试点方案。
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上,加大了资金投入,不断更新硬件设施设备,在教学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给予政策增加教师编制;在教学质量上,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加强对备课、上课、考试等环节的检查和督导;在合力育人措施上,实施主教练和班主任负共同责制,为文化教育和训练竞赛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比奥网
上海体育学院很好,是双一流大学,属于名牌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杨浦、徐汇2个校区,及江湾、黄浦、松江教学点。占地面积超110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设有10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24个。
上海体育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1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5个。
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2个,上海市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1个。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上海体育学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2024-09-02 13:43:48
2024-10-07 04:26:22
2024-09-03 15:48:47
2024-08-04 14:29:42
2024-10-26 18:57:15
2024-09-14 18: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