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3 00:34:33 | 比奥网
2023年辽宁省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的时间为2022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现场资格审查和采集身份验证信息时间为2022年10月27日至11月3日。各市须于2022年11月6日16:00前完成考生的报名最终确认工作。 比奥网
少年班考生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二、报名对象
(一)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
(二)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含注册入学招生)、保送生招生、残障考生特殊教育单独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少年班招生等考生。
三、报名条件
(一)考生参加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的基本资格(以下简称报名基本资格):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往届)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二)具备报名基本资格,在辽宁省出生(即身份证号码的前两位为“21”)且具有辽宁省户籍的考生,可参加我省普通高考报名。
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只有在其户籍所在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报名并参加考试。
才能享受相应的普通高考加分政策,在其他地区报名、考试不享受普通高考加分。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1年辽宁新高考的变与不变、志愿填报的规则与策略指南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带来了诸多变化,但“平行志愿”这一重要投档模式得以继续保留。因此,在认真研究新高考改革各项举措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位考生和家长的“必修课”。下面,《招生考试通讯》全媒体以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为切入点,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在浙江和山东等高考改革省份的招生录取工作经验,与考生和家长共同探讨辽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志愿填报策略。
一、新高考平行志愿的核心规则
(一)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某批次第一次填报志愿时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所填的多个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或者并列关系,最为核心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举例而言,2021年辽宁省在普通本科批设置有112个“专业+学校”平行志愿,考生填报完成后,省级招办将依次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投档。
检索投档时,首先将所有考生按照高考成绩以及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位,然后由计算机按排位高低,依次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即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
“遵循志愿”原则,是指按照位次高低,轮到某一考生投档时,遵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依次从前向后检索。即首先尝试将考生档案投到考生填报的第一个志愿;如该院校专业已投档额满,则将尝试投档第二个志愿;若仍未能投档成功,则继续依次向后,直至某一志愿投档成功或考生所填的N个志愿均未能投档成功;至此,再启动位次低于该考生的下一位考生的投档程序。所以,各院校专业的最低投档分数,并非省级招办或院校所提前划定,而是随着进档的最后(位次最低)的一位考生的高考成绩而自动生成的。
(二)新高考“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平行志愿的注意事项
1.平行志愿有检索的先后顺序。
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先后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满足某几个志愿投档条件后会被多个志愿同时录取。考生档案被投档至某一个志愿后,后续的志愿就不再参与检索。
2.一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在同一个录取批次内,考生档案最多只能被投档至一个志愿当中。一旦被已投档高校退档,考生档案就无法再投往其他任何志愿当中,考生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后续批次录取。
3.没有服从志愿选项,考生及家长必须仔细了解所填报专业的身体条件等特殊要求。
“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会被直接投档至学校的具体专业(类),且没有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如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能达到所投专业的录取要求,则面临被直接退档的风险。一旦被退档,考生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后续批次录取。因此,考生应认真了解自身的高考体检结果,并仔细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各高校公布的招生体检标准中对自身条件的特殊要求。例如,色盲、色弱的考生应尽量避开化学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等相关专业。
二、新高考平行志愿的梯度策略
平行志愿在同一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且有检索的先后顺序,这就要求考生务必制定科学合理的志愿梯度,通过“冲、稳、保”的志愿结构,形成从前往后的顺位志愿梯度,确保不滑档。一般而言,考生应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渴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冲、稳、保”的志愿结构是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对于2021年参加高考的辽宁省考生而言,面对全新的“3+1+2”“专业(类)+学校”模式以及较多的志愿填报数量(普通本科批次最多可填报112个志愿,普通专科批次最多可填报60个志愿),如何科学判断自身高考成绩或位次被所填报志愿录取希望的大小,如何合理设置“冲、稳、保”所对应的志愿及数量,仍是值得仔细研究的问题。
(一)科学利用往年文理位次,判断自身高考成绩或位次被所填报志愿录取希望的大小
虽然“3+1+2”模式取消了文理分科,但“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各省份依据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的不同,分别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投档录取。因此,建议考生仍可参考借鉴各高校近几年在辽宁省分文理录取最低分及位次等数据,在往年文理位次的基础上,向前向后进行一定拓展,以此判断被所填志愿录取希望的可能性。
举例而言,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在辽宁省理科录取最低分为615分,位次约为6800名;文科录取最低分为625分,位次约为1100名。可大致推测,在满足选考科目要求的前提下,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新高考位次约在5500名以内的,被该校绝大多数专业(类)录取的希望非常大;6500名以内的,多数专业(类)也有较大希望录取;7500名以内,也仍有希望录取到该校;位次在8000名以后,但有十分强烈报考意愿的考生,也可尝试在志愿靠前位置填报非热门专业(类)。同理,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新高考位次约在900名内,被该校绝大多数专业(类)录取的希望非常大;1000名以内的,多数专业(类)也有较大希望录取;1300名以内,也仍有希望录取到该校;位次在1500名以后,但有十分强烈报考意愿的考生,也可尝试在志愿靠前位置填报非热门专业(类)。
(二)合理设置“冲、稳、保”所对应的志愿及数量
结合招生录取工作经验,我们建议考生按照“三三制”原则合理设置志愿梯度。“三三制”原则当中的第一个“三”是“三步走”,即: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第二个“三”是“三分之一”,即“冲、稳、保”的三个梯度的志愿数量分别占志愿总数量的三分之一。
第一步,确定出志愿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专业(类)+学校”作为“冲”的志愿。
考生要把自己最喜欢且有一定录取希望的“专业(类)+学校”志愿放在最前面,即所谓的“低分高录”。
这里有几个注意事项:
1.在选考科目要求方面限制性较高的专业,因为有资格报考的考生大幅减少,竞争程度往往会低一些。
2.相对偏远地区的层次较高的学校的一般专业录取分数更容易出现“爆冷”现象。
3.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低分高录”的选择之一。如,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在辽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为569分、普通类理工录取最低分则为615分,两者分差达46分。虽然分差较大,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考生在就读、考研、推免和就业等方面均与普通考生享受同等待遇,且相较普通考生,还能享受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育资源。因此,对家庭条件允许的考生而言,选择因学费较高而录取分数相对降低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失为一种理想选择。
第二步,确定出志愿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专业+学校”作为“稳”的志愿。
即考生的分数或位次与填报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当或相差不大,考生投档到该校的可能性较大。考生可以在广泛收集和了解相关报考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和定位,对专业有明确倾向的考生,可以着重关注专业,根据兴趣、特长详细了解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实力、师资力量以及就业状况等信息,综合考虑后,再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及对应院校;对专业无明确倾向的,可以重点考虑院校层次、地域等因素,结合自身成绩,初步选定院校范围,并详细了解人才培养特色及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多方面信息,最终确定目标高校,并选择其中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
第三步,确定出志愿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专业(类)+学校”作为“保”的志愿,即“高分低录”。
针对这些志愿,考生在分数上应当是有较大优势的,被录取的可能性非常大。“保”的志愿主要是为了防止考生因“冲”或“稳”出现意外情况而导致滑档的情况发生。
(三)充分重视学校平台的重要性
新高考改革充分强调了专业的重要性,无论是在高中选科还是高考志愿填报环节,专业的重要性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专业预示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学校却预示着未来发展的高度。尤其是“双一流”“985”“211”建设高校、部属高校以及一些省部共建高校等,这些高校社会知名度高、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在所属区域影响力大,培养的同学整体能力强、潜力大、质量高,本科继续深造的平台高、机会多。因此,每年都吸引了大批考生争相报考。即便在“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存在“冷”“热”专业分差加大的风险,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或位次仍然居高不下。从中国海洋大学近年在浙江、山东新高考录取情况看,学校各专业录取排位总体上比较稳定,同改革前录取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并未出现排位大幅度提高或降低的情况。
(四)充分重视“不限选考科目要求”专业中的“黑马”
从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在浙江和山东的录取经验看,一些往年的所谓“冷门”专业,受新高考改革不限选考科目要求、有资格报考的考生数量庞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录取考生分数和位次有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在新高考模式下,这种“冷门”专业变“黑马”的现象值得考生和家长给予高度关注。
以上就是比奥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比奥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辽宁填报志愿流程图解普通类录取批次划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军事、公安、飞行学员、公费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乡村医生、部分艺术专业、航海类等艰苦专业、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及其他经教育部批准的特殊高校(专业)、有关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等教育部规定可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的情况外,其余高校和专业一律不得安排在提
辽宁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为什么会录取到我没有报考的1、如果你填报志愿时选择了专业服从调剂,就有可能录取到你没有报考的专业。2、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慎重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就是认可学校在录取专业时,可以在你填报的专业都不能被录取的情况下,把你调剂录取到没有招够人数的专业。辽宁学考考试之窗辽宁学考考试之窗是一个为广大考生提供求学咨询、招考指南和网上报考服务的平台。
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流程在辽宁省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需按照国家高考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名。首先,考生必须在本人户口所在地报名,即便是在外地高中就读的学生,也需回到户口所在地进行报名。报名流程的第一步是向当地教育局提交报名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等,由教育局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考生将获得高考准考证。拿到准考证的考生需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值得注意的是,高考报名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会根
辽宁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根据辽宁省教育厅的规定,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两天内是填报志愿的时间段,但具体日期需依照省招生办公室的通知来确定。考生可以选择通过辽宁省招生考试信息网进行网上填报志愿,也可以选择到当地招生办公室进行现场填报。每位考生最多可以填报六个志愿,其中至少一个必须为本科院校志愿,其余可为专科或职业院校志愿。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注意各院校的招生计划和录取要求,以便做出更加合
辽宁高考报名时间2021年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的时间为2020年11月3日至11月7日,现场资格审查和采集身份验证信息时间为2020年11月3日至11月10日。各市须于2020年11月14日16:00前完成考生的报名最终确认工作。报名对象:(一)、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二)、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含注册入学招生、只招中职生专业的高职单招,下同)、保
辽宁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根据辽宁省教育厅的规定,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两天内是志愿填报的时间窗口,具体时间还需参照省招生办公室的通知。考生可以通过辽宁省招生考试信息网进行网上填报,也可以选择到当地招生办公室进行现场填报。每位考生可以填报最多六个志愿,其中至少一个为本科院校志愿,其他可以是专科或职业院校志愿。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当关注各院校的招生计划和录取要求,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志愿填报时,考生
辽宁高考报名时间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的时间为2021年11月6日至11月10日,现场资格审查和采集身份验证信息时间为2021年11月6日至11月13日。各市须于2021年11月16日16:00前完成考生的报名最终确认工作。少年班考生报名时间另行通知。报名对象(一)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二)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含注册入学招生、只招中职生
辽宁省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条件辽宁省社会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报名需满足以下基本资格:一、遵纪守法:考生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法律。二、学历要求:考生应完成高中教育或具备同等学力。三、身体健康:考生身体状况应符合相关要求。持有辽宁省户籍且在辽宁省出生(身份证号码前两位为“21”)的社会考生,有资格在辽宁省参加普通高考报名。特别提醒:对于辽宁省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仅在
2024-09-14 22:34:44
2024-08-28 10:05:50
2024-11-03 12:42:21
2024-09-09 20:30:31
2024-09-06 22:47:59
2024-08-30 05: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