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哪些人享受了加分

2025-01-01 20:13:00 | 比奥网

比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哪些人享受了加分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哪些人享受了加分

2014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哪些人享受了加分

1、江苏近三年高考享受照顾性加分的考生都在2000多人,2014年人数为2140人,这些考生中大多数人获得加分的原因是源自少数民族身份,为2065人。此外,归侨和华侨子女的人数也占据了较大比重。
2、 竞赛类加分和国家二级运动员最饱受质疑,也是各省加分政策“瘦身”的重点。江苏省早在2006年就取消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考生和省级奥赛及科技创新一等奖考生加10分的政策,此后在奥赛加分和保送环节的政策更是逐年收缩。2014年除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遴选参加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其他获得奥赛各等次奖项的学生,包括数、理、化等6门学科,不再具有高校保送资格。奥赛省赛区一等奖学生,不再具备高校保送和高考加分资格,这也意味着,高校保送政策就此“关门”。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哪些人享受了加分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解读

《江苏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已公布。主要内容如下:烈士子女在录取时可加2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同样加20分投档。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录取时加5分投档。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如果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将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但最高不得超过20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江苏省取消高考加分,对高考公平有何影响?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省取消高考加分,对高考公平有何影响?的相关内容。

作为国内最受关注的考试,关于高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高考的通知,顿时就成为了焦点,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高考加分取消成大势所趋
近几年,高考改革不断,不时有重磅消息放出。比如,考生人数一再突破千万,新高考将不再区分文理科,部分自主命题省市将采用全国卷,志愿填报中平行志愿数量大幅增加,等等。不过,有一个一直存在的高考政策,每年都会掀起一阵热议,这就是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每一条都有其合理之处,大多数人也都是支持的。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对国家作出贡献甚至牺牲的,子女享受高考加分无可厚非,但如今的大背景之下,华侨子女、少数民族等加分未免有损高考公平了,毕竟每年都有许多高考生“偷天换日”拿的一直外国国籍或改变少数民族身份。

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就发布了一则通知,宣布自2021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这一消息公布之后,网上瞬间就炸开了锅。作为教育资源相对发达的地区之一,不仅已经启动新高考,还率先取消了少数民族加分,不禁让人感慨教育改革的幅度之大。其实,不仅仅是江苏省,作为少数民族人口第四多的贵州省,也宣布将在未来五年逐步取消民族自治地方之外的少数民族加分,即便是仍有加分的地区,加分的分值也将逐步削减到5分。对于符合加分的考生,今后要经过户籍、学籍、实际连续就读经历“三统一”的严格审核。地处大西北的甘肃,也在调整加分政策。由此可见,少数民族身份不再是高考的一大优势了,高考加分取消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还有一个坏消息
不过,对于2021年的高考生们来说,还有一个坏消息摆在面前。除了2021年高考将重新在6月份启动之外,云南三个地区已升级为高风险地区了。虽然全国其他地方的高考生并不受此影响,但这也释放出了一个不好的信号——低风险地区并不安全,一旦风险升级,高考必然难以正常启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云南这三个高风险地区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正常,高考受到影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当前,正是高考冲刺阶段,不间断的复习和良好的心态尤为关键,但突然而至的“高风险”,无疑打乱了教师和学生们的节奏。因此,不少老师愁眉不展,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是好。

距离2021年高考不足两个月,无论当前复习情况如何,看淡一些外界因素,最关键的还是要调整好心态,才不至于在高考之中过于瞻前顾后。至于高考志愿的填报,家长们可以早做准备,提前将一些“野鸡大学”排除在外,避免浪费十年寒窗的努力。 比奥网

以上就是比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哪些人享受了加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哪些人享受了加分”相关推荐
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海南省普通高考享受政策性加分资格的考生名单公示(二))
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海南省普通高考享受政策性加分资格的考生名单公示(二))

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什么情况高考加50分介绍如下:高考加50分情况如下: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

2024-11-26 06:57:58
哪些人可以享受武汉大学成人高考加分政策?
哪些人可以享受武汉大学成人高考加分政策?

哪些人可以享受武汉大学成人高考加分政策?成人高考录取阶段,只要考生符合一定条件就可以加分投档,那么哪些人可以享受武汉大学成人高考加分政策呢?一、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可在基础成绩上增加20分投档,是否录取由招生学校确定:(1)、获得市州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系统,国家特大型企业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和科技进步(成果)奖获得者。(2)、省级工、青

2024-10-17 00:49:40
江苏成人高考加分政策?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
江苏成人高考加分政策?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解读《江苏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已公布。主要内容如下:烈士子女在录取时可加2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同样加20分投档。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录取时加5分投档。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如果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将取其中幅度最大

2025-01-08 22:00:37
华侨高考享受加分政策 高考华侨子女加分政策
华侨高考享受加分政策 高考华侨子女加分政策

浙江高考华侨加几分浙江省内部分考生在高考统考成绩基础上可获得加分政策支持,具体加分情况如下:首先,对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乡(镇)、民族村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其统考成绩可以在总分上额外加5分。其次,归侨、华侨子女以及归侨子女,还有台湾省籍考生(包括台湾户籍的考生),也能享受同样的加分政策。再者,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也具备同样的加分资格。这些加分政策旨在鼓励和支持

2024-12-10 05:16:08
对口高职高考享受加分政策吗
对口高职高考享受加分政策吗

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法律、法规之规定及自治区教育厅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为规范招生工作,保证招生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制定本章程。第二条院校名称: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条院校代码:12570。第四条院校类型:经新

2024-10-19 07:58:15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解读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解读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解读《江苏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已公布。主要内容如下:烈士子女在录取时可加2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同样加20分投档。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录取时加5分投档。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如果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将取其中幅度最大

2024-12-07 23:14:45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解读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解读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江苏省高考照顾加分政策正式出台,该政策确定,省级优秀学生、少数民族考生、国家二级运动员等9类学生可享受在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投档,加分幅度在5到20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时,只可享受其中最高分值一项。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可享受加分政策的对象多了两个,一是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二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

2024-12-16 12:21:27
高考加分新政策青海 农村独生子女高考是否仍享受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新政策青海 农村独生子女高考是否仍享受加分政策?

2024年各省高考状元盘点本文仅为娱乐消遣,旨在鼓励优秀学子并为高中学子提供积极向上的动力,学习真知,成为社会和自我价值的创造者。本内容由非官方民间人士提供,不涉及任何违规炒作行为。宪法赋予言论自由权利,只要不损害他人,不应轻易限制。我们反对唯分数论,成绩的成功只是一生成功的一小部分,人生有多种成功方式。表扬成绩优异的学子,并不与素质教育相悖,成绩差异源于学习能力与习惯,表

2025-01-08 14: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