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的生源地是什么意思?

2024-11-12 14:08:33 | 比奥网

今天比奥网小编整理了高考的生源地是什么意思?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的生源地是什么意思?

高考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

高考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如下:

1、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自愿报考定向培养师范专业,承诺在校学习不转学、不转专业,且保证毕业后服从计划来源地安排,到定向范围学校(含村小、教学点)任教不少于6年。身体健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通用标准》等相关要求体检合格。

2、报考高中起点本科层次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省招生委员会公布的公费定向培养教师专项计划录取最低分数线。报考音乐、美术、体育类高中起点本科专业的考生,需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术科统考。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2020年省招生委员会公布的公费定向培养教师专项计划录取文化科和术科最低分数线。 比奥网

定向师范生的待遇

1、定向师范生奖学金,定向生除享受国家规定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的待遇外,还可根据学习成绩和表现享受定向奖学金。定向师范生考研;学习成绩优秀的定向师范生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报考研究生,毕业后仍回原定向地区或部门就业。

2、定向师范生就业。定向师范生毕业后,依招生时确定的地区或部门范围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如定向地区或部门因情况变化不再需要,定向师范生可按国家任务招收的学生的方式就业。

高考的生源地是什么意思?

高考的生源地是什么意思?

生源地以户籍为标准,指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 对于以不同户籍多次参加过高考的考生,以最后一次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生源地以教育局的系统信息为准。

1、本科生的生源地:

本科生的生源地是指高考时的常住户口所在地,在哪个省市参加高考,就是该省市(自治区)的生源。对于高中异地考生的情况,以原户籍所在省市为生源地;

2、特殊情况生源指生源变更。生源毕业生在校就读期间,其父母双方或一方的户口由一省市迁到另一省市,属于生源变更。在他上学期间,他父母的户口迁到了另一省市,这就属于生源变更;

3、毕业生入学前的家庭户口所在地为毕业生的生源地,若入学后因父母工作调动,而家庭地址发生改变的,由新址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出父母户籍证明,可以将毕业生家庭所在地的新住址,作为毕业生的生源地。

扩展资料:

1、高考户籍制度是指国家规定高考考生必须在其户口所在地进行高考并且报考高校的一种制度。高考户籍制度是中国国情的产物,是一种尽可能公平地让人们享受平等教育权利的制度;

2、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在常住地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并连续居住满6年;初一到高三年级在常住地学校有学籍并连续在常住地区就读6年,同时在常住地区普通高中学校毕业;

3、其法定监护人在常住地区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并按规定参加常住地区从业人员各项社会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从业人员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两项社会保险)满6年,该学生可以在常住地区报名参加高考。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生源地

高考的生源地是什么意思?

河北高考户籍要求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北高考户籍要求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

1.高等院校2020年普通类应届毕业生。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人员。

3.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且报考各级法院、检察院要求具有此证书职位的人员。

4.具有河北省常住户籍或高考生源地为河北省的其他人员,户籍以报名首日(2020年7月22日)户口所在地为准。“服务基层四项目人员”“退役大学生士兵”可视为具有其服务地、服役地户籍;报考者配偶、父母、岳父母、公婆如有河北省常住户籍的,报考者可视为具有其户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以上,就是比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的生源地是什么意思?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的生源地是什么意思?”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