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2024-10-22 10:27:15 | 比奥网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比奥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我支持取消高考加分
理由如下:
一、高考是自封建社会延续下来的最公正的选人体系;
二、高考之管理以及监督也是最科学的;
三、高考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中国人情关、宗族关系对科学选人的影响;
四、我国现在尚未找到种比高考更科学的选人制度。
至于加分,实际上就是在破坏高考体系,还美其名曰发现各类人才。
我们应当注意到,所有加分之项目都在掩饰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因为学校只关注升学率,以保证学校的经济收入,从而使学生不能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某方面稍出众一些,就成了所谓的特长生。这恐怕连“亡羊补牢”的改变态度也没有了。
因此,不能用中小学教育的“劣币”去驱逐大学录取体系的“良币”。
还有2个半月就要高考了,高考时考生们记得保持良好的心态。
家长可用祈机在孔庙为孩子祈考运签!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为什么要取消高考加分项目呢?

高考加分政策有它的道理,有些加分是不可取消的,如烈士子女加分政策等,但有些加分项是否具有实用性仍需讨论。如本次教育部取消的项目中的体育特长生、科技类竞赛加分等,它们的存在,难免会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内卷”,高中生们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还要分心去“卷”竞赛、“卷”特长,如若不然,别人有了加分而你仅靠着裸分,岂不是在起跑线上便落下了一大截?甚至于,这类加分政策有时会被官场、资本钻了空子,成为滋生不公的平台。如此看来,这些项目的取消是大有裨益的。
加分政策给一部分考生提供另一种发展途径,这样能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不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受到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支持。

高考加分项目确实能帮助到许多学生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也引起了有些学生和家长的不满。有些学生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但是最后往往考的学校不如那些特长生们,学生们心里会感到不平衡。
虽说加分的政策的初衷是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体现教育评价的多元化,比如有特长的考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再比如很多优秀的学生干部、体艺等特长生可以享受到这些待遇。

尤其是少数民族子女享受到的加分政策,还有烈士子女享受到高考加分政策等,都是可以理解的。 比奥网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江苏省取消高考加分,对高考公平有何影响?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省取消高考加分,对高考公平有何影响?的相关内容。

作为国内最受关注的考试,关于高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高考的通知,顿时就成为了焦点,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高考加分取消成大势所趋
近几年,高考改革不断,不时有重磅消息放出。比如,考生人数一再突破千万,新高考将不再区分文理科,部分自主命题省市将采用全国卷,志愿填报中平行志愿数量大幅增加,等等。不过,有一个一直存在的高考政策,每年都会掀起一阵热议,这就是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每一条都有其合理之处,大多数人也都是支持的。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对国家作出贡献甚至牺牲的,子女享受高考加分无可厚非,但如今的大背景之下,华侨子女、少数民族等加分未免有损高考公平了,毕竟每年都有许多高考生“偷天换日”拿的一直外国国籍或改变少数民族身份。

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就发布了一则通知,宣布自2021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这一消息公布之后,网上瞬间就炸开了锅。作为教育资源相对发达的地区之一,不仅已经启动新高考,还率先取消了少数民族加分,不禁让人感慨教育改革的幅度之大。其实,不仅仅是江苏省,作为少数民族人口第四多的贵州省,也宣布将在未来五年逐步取消民族自治地方之外的少数民族加分,即便是仍有加分的地区,加分的分值也将逐步削减到5分。对于符合加分的考生,今后要经过户籍、学籍、实际连续就读经历“三统一”的严格审核。地处大西北的甘肃,也在调整加分政策。由此可见,少数民族身份不再是高考的一大优势了,高考加分取消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还有一个坏消息
不过,对于2021年的高考生们来说,还有一个坏消息摆在面前。除了2021年高考将重新在6月份启动之外,云南三个地区已升级为高风险地区了。虽然全国其他地方的高考生并不受此影响,但这也释放出了一个不好的信号——低风险地区并不安全,一旦风险升级,高考必然难以正常启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云南这三个高风险地区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正常,高考受到影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当前,正是高考冲刺阶段,不间断的复习和良好的心态尤为关键,但突然而至的“高风险”,无疑打乱了教师和学生们的节奏。因此,不少老师愁眉不展,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是好。

距离2021年高考不足两个月,无论当前复习情况如何,看淡一些外界因素,最关键的还是要调整好心态,才不至于在高考之中过于瞻前顾后。至于高考志愿的填报,家长们可以早做准备,提前将一些“野鸡大学”排除在外,避免浪费十年寒窗的努力。

以上就是比奥网为大家带来的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高考加分政策引发的争议与腐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各地高考加分项目的增多,权势者与普通考生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不合理的加分制度,实质上已成为权钱交易的温床,不仅未能激励学生正面努力,反而滋生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现象,严重损害了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和影响青年命运的关键环节,理应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所有考生应

2025-01-04 02:49:52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 新闻评述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 新闻评述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新闻评述取消一切加分政策,用一个分数去裁判所有考生,如此很符合大众的“裸考”呼声,此后的考试制度自然是最“没有漏洞”的制度了,自然也是最公正不过的政策了。但是,我们当初设计高考的加分政策的本意就是要让僵化的高考制度有所变通,以更符合人性的要求。如今,我们却因噎废食,提出彻底取消全部加分政策,回到教育改革的起点,继续僵硬而呆板的“一考制”,如此“走回头路”真的好吗?

2024-11-18 18:55:08
如何看待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如何看待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江苏省取消高考加分,对高考公平有何影响?作为国内最受关注的考试,关于高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高考的通知,顿时就成为了焦点,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高考加分取消成大势所趋近几年,高考改革不断,不时有重磅消息放出。比如,考生人数一再突破千万,新高考将不再区分文理科,部分自主命题省市将采用全国卷,志愿填报中平行志愿数量大幅增加,等等。不过,有一

2024-10-27 15:27:10
国家取消高考特长加分,对此你怎么看
国家取消高考特长加分,对此你怎么看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全国性的还是只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8由于2018高考加分政策还没发布,如果有更新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的,可以参考2017年的。2017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值得注意的是,今后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将有所“收紧”。从2017年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

2024-10-24 20:23:45
高考加分怎么查看
高考加分怎么查看

高考加分政策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4、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

2024-10-17 23:09:06
怎么看待2024年上海高考近80%的本科录取率?
怎么看待2024年上海高考近80%的本科录取率?

上海高考本科录取率73%。根据查询精英考试网得知,2023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为5.25万人,本科录取率73%;一本录取率21.8%。其中985大学在上海录取率预测为3.12%。211大学(不包含985大学)在上海录取率预测为7.28%。怎么看待2024年上海高考近80%的本科录取率?上海高考的本科录取率在2024年达到了惊人的77%,这一数据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使得上海考生在报考

2024-08-26 08:32:29
你怎样看待少数民族加分这种现象呢?
你怎样看待少数民族加分这种现象呢?

你怎样看待少数民族加分这种现象呢?‍‍对于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考生来说,哪怕只加1分,也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加分加得莫名其妙。但对于双语班、民考汉的少数民族考生来说,酌情加分是很有必要的。最好要达到一个“为了加分学汉语很值”的效果。‍‍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新闻评述取消一切加分政策,用一个分数去裁判所有考生,如此很符合大众的“裸考”呼声,此后的考试制度自然是最“

2024-12-06 00:20:47
如何看待  年烈士子女,参加高考最多可加 20 分?
如何看待 年烈士子女,参加高考最多可加 20 分?

如何看待2021年烈士子女,参加高考最多可加20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新中国早期两弹一星、三线建设等的人生写照。也是我多年前去四川绵阳“两弹城”听到的说法,好多两弹一星的功臣,隐姓埋名把一生献给了国家,自己的子女却疏于照顾,没有得到好的发展,我也曾在电视节目里看到某位功勋说最大的遗憾是子女没有上大学。应该说我国的烈属在各项优抚政策是有保障的,但更多的体现在经济

2024-12-23 04: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