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新高考允许复读吗

2024-10-02 22:00:53 | 比奥网

新高考允许复读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比奥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新高考允许复读吗

请问:今年陕西高考复读方面的问题

我也是今年的考生,也有复读的打算。现在具体的政策好象还没出来,我也一直在关注。各学校现在已经开始报名了。据我了解,学分是学校给的,还有学业水平测试按会考成绩定。复读两年是不太可能。
其实,旧教材学的更系统,比较利于考试。
2010年复读可行性分析

今年的复读有别于往年,在明年新课改的压力下,每个决定复读的学生,都在此前经过了相当复杂的思想煎熬。虽已下定决心,但面对新高考、新教材,还是有不少人感到心里没底。其实,复读生毕竟经历了一次高考,备战2010年新高考,他们并非“手无寸铁”的“新兵蛋子”。
那么,如何利用复读的优势转败为胜?我们特此专门走访了我省课改专家、高考命题组专家,就此问题作了深度性分析,为迷茫中的考生及家长指路。专家指出:今年复读生最主要是要解决心理上的障碍,如果了解到有关新高考政策和新教材内容的变化及对策,复读生并非“手无寸铁”的“新兵蛋子”。
——为了督促孩子努力学习,09年考上大学,家长借用道听途说的信息吓唬子女:“还不刻苦学,对你来说高考只有今年一次,明年考试教材就变成新课程了,跟你现在学的完全不一样,知道吗?不玩命你就是死路一条啊!”
——为了追求升学率,毕业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不断地提醒学生:“明年可是新课程呀,现在高二学生和咱们学的教材都不一样,你没有退路啊!只有华山一条路,今年一定要考上大学。”
——为了扩大招生人数,不少民办补习学校的宣传材料上也是发出忠告:“今年要抓紧高三的一切时间,校内抓45分钟听课效率;校外利用名师的智慧,周末强化,成绩一定会大幅度地提高。否则明年新课程下的复读就前途莫测了。”
——各路媒体也是抓住这一新闻素材,进行大幅度地报道,大多是提出问题,没有结论,很少科学地论证这一话题。
那么到底旧课程考生是否还有复读的机会呢?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09届高三毕业生的高考复读有多大影响呢?
一、提出与分析问题的角度
家长、教师、社会民办周末补习学校及媒体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与分析这一话题的。或是为了子女高考一次成功;或是有个体的高考成功成就全体学生的高分;或是为了扩大生源与利润;或是提升现阶段新闻报道素材的吸引力与公众的关注度。这一切都没有错,我们也衷心希望全体考生一次性高考过关,考生理想的学校。但我们本文的话题不是2009届学生是否应该努力,而是一旦成绩不理想,考生是否还能够利用国家政策,在2010年新课程的背景下,复读并高考的可行性分析。
二、关于旧课程考生2010年复读的可行性分析
1.考试大纲与高考试卷命制的背景分析
(1)2001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出台了全国高考改革方案——从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命题指导思想、到试题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调整。其中,命题指导思想的变革是根本性的,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变。重在考查考生学科各项能力,特别是调动与运用已有学科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像过去的高考那样只重视课本知识的考查。既然是能力立意,知识只是能力考查的平台,什么教材和什么知识并不占主导地位。更多的试题是以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及解题信息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学科基础迁移应用的能力。
(2)8年间,不论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高考卷,还是各省市命制的地方高考试卷,都本着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来命制的。近年来的旧课程试卷,已经大量融入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而明年新课程的试卷也会本着逐步过渡的原则来命制。市教委有关人士已明确表示2010年的不会出现较大的“落差”,力图让新旧课程的考生皆能适应。因为高考是选拔人才的水平考试问题,更是关系到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
(3)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随着命题指导思想的不断升华,随着命题技术的日趋完善,我国的高考命题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表现在考查的核心问题定位在学科能力上、试题命制的开放性、试题本身体现了学科的核心价值观念与取向、试题区分度和信度的把握水准、以及试题命制技巧。这一切,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特别是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上已得到充分的体现——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体现了学科论证和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学生情感、科学态度及价值观念的方向,使高考旧课程试卷的命制走在了时代的前头。这种命题的超前性是不以教材知识的变化为基础的。
(4)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北京考试院的高考试题命制的第一功能是有利于高校的人才选拔。基于这一点,命题人根本不会考虑各类教材版本的具体编写内容与形式,只会依据高考大纲来命题。高考大纲是高考命题的唯一性指导文件。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是教学指导性文件。两者有这根本性的区别。
(5)新旧课程的高考大纲中能力的要求是一致的,没有变化。不论教材怎么改变,学科的基础知识框架和能力要求是相对固化的。
(6)几年来,山东、江苏、福建、辽宁、宁夏、广东、海南等省区新旧课程转换之际,复读考生成功升学的案例与数据统计都有力地说明了旧课程考生复读的可操作性。
2.课程改革与教材变化的背景分析
(1)此次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改革是巨大空前的,是革命性的。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及小组合作式学习;力图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变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及多样化教学方式。为实现上述目标,课堂教学应加强过程性,改编教材的呈现方式,变结论式教材为过程性教材。从中可知,教材的内容与框架没有颠覆性的改变。
(2)新教材的内容变化表现在:与旧教材相比,各学科新增内容不多,学科主体知识内容与框架没有根本性变化;分为必修与选修教材,选修教材的内容部分为旧教材原有内容,大部分新增内容高考并不做要求,仍以必修教材为主体。
(3)再次说明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文件,教材是课堂教学是师生教学的素材。但它们都不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4)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是多个版本形式,学哪一本并不重要,关键是考试大纲中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否达到,学科知识体系与框架是否健全。
3.新旧课程考生的背景分析
(1)新课程考生的学习过程形式多样,思维的发散性和知识的开放性强,知识体系不完整;旧课程考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完备,更利于备考应试。从实施新旧课程高考转换的省区统计数据看,旧课程复读考生的高考成绩证明他们复读过程是可行的,提升分数的幅度是令人信服的。
(2)新课程考生相应压力明显小于旧课程考生。复读的决定是需要考生极大的勇气,他们心理压力往往较大,但他们一旦走向成功,复读会成为一生的无价财富。
(3)新课程考生没有经历过高考失败的痛苦,再学习动力上比较弱,喜欢冲刺复习策略,不到最后不着急。而复读的旧课程考生知耻而后勇,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遇到困难不易被击倒,动力始终如一。
三、能否复读的关键因素分析
(1)不论新课程的考生,还是旧课程的考生,高考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不动摇的目标与坚定的信心。
(2)不论新课程的考生,还是旧课程的考生,高考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刻苦发奋的行动,而不是感动苍天的言语。
(3)不论新课程的考生,还是旧课程的考生,高考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
(4)不论新课程的考生,还是旧课程的考生,高考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不断总结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形成过程,根本上摆脱题海战术的束缚。
(5)不论新课程的考生,还是旧课程的考生,高考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有着健康快乐的心态和强壮的体魄。
上述五点因素的重要价值远远高于使用什么样的教材,教材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

新高考允许复读吗

复读需要不需要再考小高考

如果你小四门已过关的话,就不需要再考了,但即使拿到6A也无法加分。今年三本南京只有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和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学院是双c就行,290应该够了。南通大学林学院,盐城工学院博雅学院,盐城师范学院黄海学院,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今年有的本三院校应该会降低等级。

新高考允许复读吗

新高考允许复读吗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允许复读吗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允许复读。

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只是将复读生从应届生中区分开,将其作为社会考生参加考试。同时各省出台了针对于复读生的衔接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报名2021年新高考。

其中,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3个科目的考试。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黑龙江省都已经明确出台了相应的新政策,2021年的高考复读生不允许入读公立高中。

河南省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将会限制复读生的志愿报考数量,2021年河南的高考生,如果是在复读的情况下,只允许填报两个志愿,不允许同应届毕业生具有同样的填报志愿资格。

高考注意事项: 比奥网

1、作息:

考前一周内应遵循平时学习习惯,切忌“开夜车”,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直接关系到考生的临场发挥:睡眠充足,场上才能保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2、饮食:

平时吃什么,考前就吃什么。要吃经常吃的熟悉的食物,不要吃从来没吃过的东西,以防食物过敏。消化道过敏会造成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脑细胞主要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所以应多吃主食。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可过度“开小灶”,不要太过油腻。

高热能的饮食会造成孩子的消化负担,甚至会产生恶心、厌食这些症状;还会产生嗜睡的感觉,精力不集中。油炸食品还会产生胃部的饱胀感,不消化。

3、家长不可过分“优待”:

家长往往对孩子应考的期望过高,对孩子的“优待”也会随之升级,突出的作法便是陪读,甚至白天不上班。殊不知,如此过分“优侍”,对考生的负面效应往往大于正面效应,易增加“有负家长厚望”的心理压力。家长只须在生活、饮食方面给予适当调整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比奥网为大家带来的新高考允许复读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新高考允许复读吗”相关推荐
河南不允许高考复读吗
河南不允许高考复读吗

河南不允许高考复读吗2023年河南省的高考政策目前丛拆绝显示,考生依然可以考虑复读。高渗姿考作为人生中的重要考试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不允许复读的情况几乎不存在。然而,复读的规定可能会变得更加严格。例如,除了河南、四川和云南等省份明确禁止公办高中和省级示范中学招收复读生的规定外,其他省份的考生仍然有机会选择复读。复读政策的变化通常反映了教育部门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视,以及对教育

2024-12-10 17:25:16
2024年上海高考不允许复读了吗
2024年上海高考不允许复读了吗

2024年上海高考不允许复读了吗2024年上海高三学生仍可复读,教育部门及地方政府未明确表示取消。新高考实施对复读影响存在,但全面取消未定。上海复读生报名、录取流程维持常态,成绩不理想者可选择复读。复读态度需全力以赴,学习中需认真细致,避免重复错误。打好基础后,应进行二轮复习与专题练习,避免按部就班,否则成绩可能与去年相同。目标分数需显著提升,对于部分低分考生,目标分提升幅度更高。明确

2024-12-15 13:53:17
2024年内蒙古高考不允许复读了吗
2024年内蒙古高考不允许复读了吗

2024年内蒙古高考不允许复读了吗2024年内蒙古并没有取消复读,但是部分省份的公办院校不允许招收复读生,依然是可以去民办复读学校的。截至目前国家并未明确出台关于高考生不能复读的规定,全国正在全面开展新高考,高考复读政策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因此全面取消。2024年内蒙古高考还能复读吗2024年内蒙古高三学生仍可复读。到目前为止,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都没有明确表示2024年高

2024-10-16 14:42:02
江苏允许异地高考吗
江苏允许异地高考吗

江苏允许异地高考吗1、江苏可以异地高考。2、江苏省异地高考的政策为:在江苏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其监护人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随迁子女,均可在江苏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和本科等层次录取。3、2014年7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完善积分落户;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逐步可在当地高考。外省户口在江

2024-10-22 14:40:40
清华允许保送生参加高考吗?如果允许,还能不能填志愿?
清华允许保送生参加高考吗?如果允许,还能不能填志愿?

清华允许保送生参加高考吗?如果允许,还能不能填志愿?原则上清华要求保送生参加高考,但有的省份不允许保送生参加高考,所以这些省的保送生就不参加。参加高考的清华保送生如果高考成绩在省前10名(好像是前十,也可能是前5),那么可以提出更改志愿,如果没有前十那么高考成绩对保送的录取结果没有影响,关于高考保送的问题凡是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计算机、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省赛

2024-11-09 00:08:46
安徽省宿州市允许异地高考吗
安徽省宿州市允许异地高考吗

安徽省宿州市允许异地高考吗符合条件的允许异地高考。(一)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暂行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12〕65号)的相关规定,户籍、学籍均在我省的考生,可自行选择在户籍地报考或在学籍地报考;具有我省户籍在外省就读的考生,可回户籍地参加高考;不具有我省户籍的随迁子女,在我省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并有相应学

2024-10-16 20:59:46
07年春季高考允许高中生参加吗
07年春季高考允许高中生参加吗

重庆巴川中学复读要求巴川中学对于复读生并没有设置特别的成绩门槛,主要看重的是学生是否有决心继续学业。只要学籍正常,符合学校的基本入学条件,学生就可以申请复读。如果有复读意愿,可以直接到学校进行报名。复读生的学费会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来确定。具体收费标准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建议考生在报名前与学校取得联系,了解最新的收费标准。2021年,重庆市教委明确表示,全市的普通高中学校不得举办复

2024-12-30 15:10:52
新高考能复读吗?
新高考能复读吗?

2023年高考复读生新政策答案:2023年高考复读生新政策基本允许考生再次参加复读,并对复读政策做出优化调整,进一步减轻考生压力。以下是具体解释:一、政策概述根据最新教育部门的通知,对于选择复读的考生,教育部门已经制定了新的政策。这一政策旨在确保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追求他们的学业目标,减轻他们在复读过程中的压力。新政策鼓励并支持考生选择复读,以追求更好的高考成绩和理想的

2024-11-07 17: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