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 02:39:23 | 比奥网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2019年7月成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2021年5月,我校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0多亩。现有教职工1732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0人、副高职称人员387人,博士797人。有普通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2万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约11.5万人,80%左右的毕业生留莞就业创业。,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201万册,有35个数据库、172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建成万兆带宽主干、两条40G主干,基本实现千兆带宽到桌面的IPV6校园网,3.8万个信息点,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AP数量6600多个,出口带宽37.5G;智慧校园建设有129个信息化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18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工作、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10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工程管理、工业工程、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5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确立“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文华数字化课程中心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案例”。2020年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承办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获得季军。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教育厅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面向全国25个省(区、市)招生,在14个省(区、市)(含已改革省份)第一批本科招生。2005年以来,学校(含联合培养基地)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67名,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学校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493名。历年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以上。,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打造学科专业集群坚实基础。 根据国家、区域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专业集群。2018年5月,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先后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机械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审核结果》及《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审核结果》,学校获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国际商务、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等个学科纳入省教育厅“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工程及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通信工程获得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证书。,高层次人才资源加速集聚,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015年以来, 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等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等顶尖、杰出人才59人,学科领军9人,学科方向领军44人,学科骨干4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次,入选“珠江学者”岗位计划4人次、入选“珠江人才计划”5人次,入选东莞市领军人才4人,入选东莞市各类特色人才40多人。,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构建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 近3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81项,科研总经费14亿多元,在工业废水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装备及应用、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光固化成型方法、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突破系列关键技术。学校先后以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广东省专利金奖等系列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奖励。有力支撑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4个联合实验室,由东莞理工学院主导投入,与中国散裂中子源、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的多物理谱仪(东莞理工谱仪)成功出束,是东莞理工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里程碑。2020年度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级科研平台28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38个。组建高水平学科科研重点团队11支、一般团队20支、青年团队15支。,拓展境外合作与交流,形成多元国际化办学格局。 截止目前,学校与英、美、加、澳、法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58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2015年成立广东省首个粤台联合培养项目——粤台产业科技学院。2016年成立国际学院,成为东莞市首家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本土高校,累计招收来自40个国家的402名留学生。2017年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2018年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世界前100的名校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共建成员与古巴、巴西等5个国家共8所拉美大学(研究机构)达成合作。获欧盟委员会立项批准3个“伊拉斯谟+”计划交流项目。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建有多个海外创新中心,未来将加快推进欧洲创新中心设立工作。,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两步走”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建成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师队伍发展生态体系、科技成果全链转化体系、智慧教育服务管理体系等“四个一流体系”。在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数、科技成果奖数、研究生规模、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数、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数、授权发明专利数等六项关键发展指标实现“倍增”,力争在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等方面实现突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100强、理工类高校40强,基本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到2035年,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东莞城市品质提升、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文化、社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成为全国高校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为海内外优秀人才和各方学子的向往之地,全面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以更高效率的改革创新、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更高境界的担当作为,落实“学而知不足”校训要求,丰富“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办学思想,倡导“爱国奋斗、追求卓越”莞工精神,秉持“守正出新、登高致远”战略理念,践行“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价值追求,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一流、代表东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提前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以良好成绩通过,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2年获批为“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5月学校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2018年10月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被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从2019年起,独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学术学位)和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本人211和985通信专业本科生一枚,东莞联通和南宁移动去哪里发展前景比较大?的相关内容。
我是在东莞移动的,跟你说,刚说的那些什么福利都是扯淡,只有真正拿到手里的钱那才是最实在的,可能因为南宁和广东比起来经济要稍微差点,这会导致如果是相同情况,东莞这边的工资比南宁的要稍微高一点点,但是南宁是省会城市,也不会差多少,特别是以后有家庭有孩子,你就会知道省会大城市还是比东莞这种城市好的多,而且你人脉关系都在南宁那边,你到东莞这边来了说白了就一最底层打工的,而且在电信行业,特别是移动联通这种,没人脉没关系很难往上爬,所以你来到东莞这边等于全部从头开始,还要考虑衣食住行,这根本是不用考虑的。再说联通现在虽然好了点,但是还是没法和移动比的。所以无论是从待遇发展、人脉关系、家庭等考虑,都选择南宁是最合适的。国内大专排名全国最好的大专学校排名:1、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天津市职业大学3、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4、无锡职业技术学院5、金华职业技术学院6、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7、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8、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9、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0、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1、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文科生和理科生,选择哪个就业前景比较好?文科生与理科生从产生之初到现在,也一直在被人比较着,无论是从升学,还是从就业,又或者是薪资水平,职业发展都备受关注。因为文科理科一旦分科以后,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以后的生活。很多学子在面临文理分科的时候都很纠结,不知道该选哪一科好。好在现在国家正在逐步的取消文理分科,不再强调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虽然高中时候不分文理科,但是到了大学还是会分理工科大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动画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比较,哪个专业好学?就业前景如何?我是工艺美院毕业的,动画专业课程包括动画创意设计、角色设计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还有动画理论等,动漫前景很不错,但需要你有些资质,多些努力。工业设计也不错,但要看你的工科素质怎样。前者更倾向于你的形象思维,后者逻辑思维更突出吧,你可以结合你各方面素养和兴趣选择,祝你找到合适你的好专业!2024年四川理科580分能考上什么
会计学好,还是汉语言文学好呢?就业前景哪个好?哪个比较有发展前途?选专业这要看以后的就业意向,想做哪方面的工作,还有自身的性格。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的话,最好的就业无疑就是当语文老师了,不是的话那可以将就业方向转向对外汉语、文秘、新闻记者或编辑、广告策划、作家等。我觉得学这个专业和人打交道会比较多,适合外向点的人。会计学就业较灵活,名字就直接体现了可以做的工作。会计专业很好找工作的。
一本、二本、三本和985、211有啥区别一本、二本、三本以及211、985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各有其含义:1.一本:这是指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批次中排在最前面的本科院校,通常包括一些历史悠久、教学质量高、科研实力强的大学。2.二本:与一本相对,指的是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批次中排在第二位的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可能在综合实力、教学水平或科研能力上不如一本
三本还是专科`?通信工程前景怎么样呢`?建议读专科吧,那些三本是给有钱人准备的,而且女生由于自身方面的原因吧!和男生有些不同!即使不读三本,也不一定就比读本科的学生差!楼上说的不对!我邻居也是读的专科,现在不是照样读研究生啦!专升本不全是升的三本,这个要看哪些学校招了!以后考研也是有机会的!女生读通信工程还不错啊!只是最近好像就业率比较低,以前我们学校通信工程签约率90%以上,很多就是女
考研:成电通信的这两个研究方向哪一个更好?我是成电的,通信考研分成通信本院和通信抗干扰两个不同的编制。现在看来,通信抗干扰要好得多,因为资源集中在那一块。硬件其实不难的,只是你想得太难,进去之后几个项目一做就会上手,关键在于怎么提高,这才是难点。。。急,成电和西电在通信工程专业上的比较?我来碰见这个问题,算你走运,你算是碰对人了。我是西电的,首先声明。不过我不带任何色彩来
三线城市二本院校和一线城市大专院校,选哪个好?本人江西人,211硕士毕业,目前有两个单位比较中九江学院,我姨夫博士毕业也在九江学院教书!待遇还不错~~你在本科学院带过之后才有基础跳到一本学校来教课,如果你在大专学院上课,你起点就晚了一点,教大专,2本本科毕业出来就可以!九江学院搞稳妥了在换到武汉的本科学院来,武汉的大学教授待遇是华中区最好的!!临床医学学校(二本)排名?1、徐州医学
2024-07-04 02:48:34
2024-09-28 13:15:56
2024-12-19 08:36:07
2024-12-19 22:53:07
2025-01-07 18:58:58
2024-09-30 05:06:52